習總書記指出,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時也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提供了新機遇。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疫情防控、生產生活保障中得到廣泛應用,門窗數字化轉型新業態、新模式、新應用加速普及,無不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價值與潛力。長期來看,將有可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的行為模式轉變,為我國經濟社會的門窗數字化轉型帶來新的機遇,推進全社會的數字化進程。
傳統產業的門窗數字化轉型進程一直在路上,但按部就班相對遲緩。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數字經濟課題組測算,目前數字技術對中國傳統產業的滲透率總體還處于較低水平,數字技術對行業增加值的貢獻僅為10%左右,這也意味著中國推進數字化轉型具有非常大的需求空間。而疫情以一種“危機”的極端方式迫使人們不得不嚴肅審視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可行性。在疫情防控的應用場景下,包括門窗產業在內許多傳統產業看到并嘗試通過數字化克服空間障礙為用戶提供服務,也看到了數字技術廣闊的應用前景。
門窗產業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受疫情影響,它們的生產經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疫情結束后,中國門窗產業,必將迎來門窗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全新時代。
2021年,伴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品質產品、綠色節能材料、高附加值產品、可循環的新技術、簡易化替代人工化產品,必將成為建筑門窗產業的新寵。同時,隨著對中小企業發展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門窗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們有望獲得一次新生。